在医疗领域,三腔双囊胃管是一种多功能且高效的医疗设备,被广泛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止血、胃肠减压、营养支持和给药等多种治疗场景。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腔双囊胃管的使用方法,以便医护人员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设备。
一、设备概述
三腔双囊胃管由三个独立的腔室和两个气囊组成。三个腔室分别用于输送营养、抽取胃液和进行特殊医疗操作,而两个气囊则用于固定胃管位置并压迫出血部位。这种设计使得三腔双囊胃管在医疗应用中更加全面和灵活。
二、使用方法
术前准备
了解患者情况:在插管前,医护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、病情及身体状况,评估插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。
患者沟通: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插管的目的、方法和可能的风险,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。
鼻腔检查:检查患者的鼻腔,确保没有鼻息肉、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偏曲等异常情况,选择鼻腔较大侧进行插管。
器械准备:准备好三腔双囊胃管、注射器、止血钳、治疗盘、无菌纱布、液体石蜡、砂袋(或盐水瓶)、血压表、绷带和宽胶布等所需器械和材料。
操作过程
洗手与防护:医护人员需要洗手并戴上口罩和帽子,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和清洁。
检查胃管:认真检查三腔双囊胃管的气囊是否松脱、漏气,充气后膨胀是否均匀,以及通向食管囊、胃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。同时,找到管壁上45cm、60cm、65cm三处的标记及三腔通道的外口。
患者准备: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,清洁鼻腔,并用丁卡因喷雾器进行咽喉部喷雾,以达到表面麻醉作用。对于躁动不安或不合作的患者,可肌肉注射安定5~10mg。
插管:将三腔双囊胃管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,然后从患者鼻腔缓慢插入。当胃管到达咽部时,嘱患者做吞咽动作,使胃管顺利送入至65cm标记处。此时,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,表示管端已至幽门。
胃囊充气:用注射器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250~300ml(囊内压5.33~6.67kPa即40~50mmHg),使胃气囊充气。然后用血管钳将此管腔钳住,并将三腔管向外牵拉,直至感觉有中等度弹性阻力时,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。再用砂袋通过滑车持续牵引三腔管,以达到充分压迫之目的。
食管囊充气:如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,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100~200ml(囊内压4~5.33kPa即30~40mmHg),然后钳住此管腔,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。
观察与护理
定时抽吸:定时由胃管内抽吸胃内容物,以观察有否继续出血,并可自胃管进行鼻饲和有关治疗。
压力监测:每2~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,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注气增压。
出血观察:置管期间要严密观察气囊有无漏气和滑出,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。
拔管
拔管前准备:出血停止24小时后,取下牵引砂袋并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放气。继续留置于胃内观察24小时,如未再出血,可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15~20ml。
拔管操作:抽尽双囊气体,缓缓将三腔管拔出。拔管时也要小心操作,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。
三、注意事项
操作前准备: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,争取其配合。同时,确保操作手法温柔,避免咽腔及食道撕裂伤。
插管深度:三腔双囊胃管下至咽腔时,要让患者做吞咽动作,以免误入气管造成窒息。
气囊压力:在充气过程中,要严格控制气囊内的压力,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治疗失败或并发症的发生。
拔管时机:拔管前要确保出血已完全停止,并遵循医嘱进行拔管操作。
四、总结
三腔双囊胃管在医疗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细致的护理,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。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,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,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。
188-5252-88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