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咽障碍,这一看似简单却极具挑战的问题,困扰着无数患者及其家庭。特别是对于那些因脑卒中、昏迷等原因导致吞咽功能受损的患者,如何保证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,成为了医生和家属共同面临的难题。传统的解决方法中,鼻饲管作为一种常见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,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营养途径。
鼻饲管,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鼻腔将一根细管插入患者的胃中,然后通过这根管道为患者灌注流质食物、药物等,以达到进食的目的,维持患者的营养和治疗需求。这一方法适用于不能自行通过口腔进食的患者,如昏迷患者、脑卒中有吞咽障碍的患者等。通过鼻饲管,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热能、蛋白质等营养素,满足对营养和治疗的需要,促进康复。
鼻饲管的使用有一套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。在操作前,需要抬高床头30-45度,患者取端坐位,准备好鼻饲液和温开水,水温控制在38-40度。在操作过程中,要缓慢注入鼻饲液,分次进行,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、呼吸、有无呛咳等情况。操作结束后,再注入温开水冲洗管道,保持半卧位约半小时。此外,鼻饲饮食还需要注意温度、高度和深度的控制,食物应以糊状为宜,膳食营养要均衡,颗粒和片剂类药物需研磨后再注入,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吸收。
然而,鼻饲管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。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发现,鼻饲管治疗方法并不能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,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吞咽功能的恢复造成阻碍。因此,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,如胃造瘘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方法(IOE法)。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,适用于不同的患者群体。
其中,IOE法作为一种新的进食代偿手段和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,受到了广泛关注。IOE法是从口腔进入经食管至胃部,每次可以打500~600毫升食物,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。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,且能够避免鼻饲管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和不适感。然而,对于食道因化学烧伤或肿瘤堵死、小肠没有吸收功能或因外伤或疾病被切除的患者,无论是鼻饲管、胃造瘘还是IOE法,都不适合。
尽管鼻饲管存在某些局限性,但它仍然是目前许多患者获得营养的重要途径。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,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和方法,确保营养的有效摄入和吸收。同时,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理指标,及时调整营养支持的种类、剂量和途径,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。
总的来说,鼻饲管作为一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,为吞咽障碍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营养途径。虽然它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,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和监测下,它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,促进患者的康复。未来,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,我们期待能够为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更多、更好的选择。
188-5252-88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