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口腔科全麻手术里,喉罩气道导管就像个“变形金刚”,既能保通气又不耽误医生动手。这玩意儿是个软硅胶罩,扣在喉咙口,后面接根呼吸管,麻醉气体就从这儿进出。
最巧妙的是它的“悬浮设计”。传统气管插管要深入气管,但喉罩就轻轻罩在声门上方,像给喉咙戴了个小帽子。这样舌头、软腭这些地方就有足够空间让外科医生操作,拔智齿、种牙时器械不会磕碰导管。有个医生形容:“以前插管像嘴里塞了根棍子,现在用喉罩,器械能自由发挥。”
它还会“智能贴合”。充气管连着个小泵,医生能根据患者脸型充气调整贴合度。瘦的患者少充点,胖的充多点,密封性和操作空间兼顾。有个案例,患者脖子粗短,用传统插管得深插,结果术后嗓子疼了一周。换喉罩后,气道压稳定,术后第二天就能说话。
最绝的是“动态适应”。口腔手术常要调整患者头位,喉罩的硅胶材质能跟着喉咙形状变化。做下颌角手术时,患者头要后仰,喉罩也跟着“躺平”,完全不会漏气。有个正颌手术,术中调整咬合关系,喉罩纹丝不动,麻醉师都不用重新固定。
对精细操作更是友好。种牙时要用显微镜,喉罩的透明材质不挡视野。有个患者做上颌窦提升,医生在显微镜下操作,说“比插管时视野清晰两倍”。
当然得挑患者。太胖、喉咙水肿的慎用,毕竟贴合度可能不够。但总体比插管并发症少,术后喉咙疼、声嘶的发生率从30%降到5%。有个口腔医院统计,用喉罩后手术效率提高20%,患者满意度直线上升。
现在新出的双管喉罩更厉害,一个管通气,一个管接吸引器,术中出血、唾液直接吸走,保持视野干净。麻醉医生说:“以前总担心分泌物呛进气管,现在双保险,安心多了。”
188-5252-77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