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出血引发意识障碍后,患者的呼吸功能极易受到影响。气管插管作为关键的急救措施,从维持气道通畅、保障气体交换等多方面入手,为患者呼吸 “保驾护航”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具体作用机制与实施过程。
脑出血导致意识障碍时,患者的呼吸调控机制往往会出现紊乱,同时咽喉部肌肉松弛,极易引发舌根后坠、分泌物堵塞气道等情况,进而导致呼吸不畅甚至窒息。此时,气管插管就如同一条紧急开辟的 “生命气道”,成为保障患者呼吸 “不间断” 的关键手段。
气管插管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气道通畅。医护人员会使用喉镜小心地撑开患者口腔,暴露声门,随后将合适型号的气管插管沿着声门插入气管。这样一来,直接绕过了容易堵塞的上呼吸道,建立起一条直达气管的人工通道。就像在拥堵的道路旁重新修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 “高速公路”,使得空气能够顺利进出肺部,避免因气道阻塞导致的缺氧。
保障有效的气体交换是气管插管的另一重要作用。插入气管后,气管插管的一端连接呼吸机,通过呼吸机设定合适的呼吸参数,如潮气量、呼吸频率、吸氧浓度等,将氧气精准输送到肺部。对于脑出血意识障碍的患者,其自主呼吸微弱甚至消失,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提供的正压通气,能够帮助肺泡扩张,促进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,确保身体各器官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,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此外,气管插管还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。脑出血患者由于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,呼吸道内的痰液、血块等分泌物难以排出,这些分泌物堆积不仅会阻碍气体流通,还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肺部感染。气管插管后,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吸痰管经气管插管深入气道,及时、有效地吸出分泌物,保持呼吸道清洁,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。这就如同定期清理河道中的淤泥,保证呼吸 “河道” 的畅通无阻。
在整个过程中,气管插管的妥善固定也至关重要。医护人员会使用专业的固定装置,如气管插管固定器或胶布,将气管插管牢固固定在患者面部,防止其移位或脱出。一旦气管插管意外脱出,患者的呼吸 “生命线” 就会中断,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同时,医护人员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,如呼吸、心率、血氧饱和度等,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治疗方案,确保气管插管发挥最佳作用。
脑出血导致意识障碍时,气管插管通过建立通畅气道、保障气体交换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妥善固定等一系列措施,为患者呼吸 “不间断” 提供了坚实保障。它是抢救此类患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为后续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争取了宝贵时间,在与死神的较量中筑起了一道重要的防线。
151-8989-63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