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静脉炎是咋来的?
静脉炎,简单说就静脉“发炎”了。静脉延长管在血管内一放久了,就容易“惹事”。
摩擦生“炎”
导管在血管里“晃荡”,跟血管壁“硬碰硬”,蹭来蹭去,血管内膜就破了,血小板一堆积,血栓就来了,炎症也跟着“凑热闹”。
药物“捣乱”
有些药“脾气大”,比如化疗药、甘露醇,又酸又碱,血管可受不了,内膜一伤,静脉炎就来了。
细菌“偷袭”
皮肤没消毒干净,输液管沾点细菌,顺着管子就钻进血管里了。细菌一“撒欢”,炎症就“炸锅”了。
血流“偷懒”
躺床上久了,血流变慢,血小板和血管壁“腻歪”久了,血栓就来了,炎症也“趁火打劫”。
身体“娇气”
身体弱、爱过敏,血管也“娇气”,一点刺激就发炎。
二、静脉炎分几级?咋判断?
静脉炎分5级,跟考试评分似的,级别越高越严重。
0级:没事,静脉好好的。
1级:有点疼,皮肤发红,但没硬疙瘩。
2级:疼得厉害点,发红的地方大了,还有硬疙瘩。
3级:疼得受不了,发红、硬疙瘩都“升级”了,还能摸到“硬条”。
4级:全身发烧、打冷战,局部化脓,可能有蜂窝组织炎,血栓也来了。
三、咋治疗?分情况!
轻度(1-2级)
抹点药:涂点消炎药膏,比如喜辽妥软膏。
敷一敷:用50%硫酸镁湿热敷,红肿热痛就“蔫”了。
抬抬腿:把腿垫高,让血流“顺畅”点。
中度(3级)
吃点药:阿司匹林、布洛芬,止疼又消炎。
超“声”波:用超声波“震一震”,炎症散得快。
重度(4级)
动手术:血栓堵得慌,得手术“挖”了;血管坏了,得“修”或“换”。
打点滴:感染严重,抗生素得跟上。
四、防胜于治!咋预防?
手轻点:穿刺时“稳准狠”,别反复“扎针”。
管固定:导管“拴”牢点,别让它“乱跑”。
消好毒:皮肤、输液管都得“干干净净”。
多活动:躺久了,动动腿,血流“欢快”点。
穿弹力袜:给腿“紧身衣”,防血栓。
静脉炎不可怕,早发现、早治疗,血管又能“活力满满”!
188-5252-77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