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肿瘤治疗中,医生需要实时了解病情,就像开车要看仪表盘一样。活检针取样和液态活检(比如ctDNA检测)就是医生手里的两大“神器”,它们各有千秋,组合起来威力更大。
一、活检针取样:精准“挖土”,看清肿瘤真面目
活检针就像一把微型“铲子”,医生在影像设备(如B超、CT)引导下,把它精准插入肿瘤部位,咔嚓一下切取一小块组织。这个过程虽然有点“小创伤”,但能直接看到肿瘤细胞长啥样,是良性还是恶性,属于哪种类型。比如肺癌患者,通过活检能明确是小细胞癌还是非小细胞癌,为后续治疗定方向。
不过,活检也有局限性。毕竟是从身体“挖土”,频繁做有风险,而且只能反映取样那一刻的肿瘤情况。肿瘤是动态的,可能今天还是这样,明天就变了,这时候就需要另一个“神器”登场了。
二、液态活检:无创“抽血”,捕捉肿瘤动态密码
液态活检主要是抽点血,检测里面的循环肿瘤DNA(ctDNA)。这些DNA是肿瘤细胞“脱落”到血液里的,就像案发现场的“指纹”。通过高科技手段(如二代测序),能解读这些“指纹”里的信息,比如肿瘤有没有特定基因突变,对哪种药敏感,或者治疗后有没有偷偷“死灰复燃”。
液态活检最大的优势是无创、方便,可以反复做,实时跟踪肿瘤变化。比如肺癌患者治疗后,定期抽点血查查ctDNA,就能早发现复发苗头,提前干预。
三、互补协作:1+1>2,肿瘤监测更全面
信息互补
活检针取样像“高清照片”,能看清肿瘤组织细节;液态活检像“卫星定位”,能追踪肿瘤基因变化。两者结合,医生既能知道肿瘤“长啥样”,又能预测它“想干啥”。
适用场景互补
初次诊断或需要明确病理类型时,活检针取样是首选;治疗过程中需要动态监测、评估疗效或发现复发,液态活检更合适。
协同决策
比如肺癌患者,先用活检针取样确定是EGFR突变型肺癌,然后用液态活检定期监测ctDNA中EGFR突变情况。如果治疗后ctDNA量下降,说明治疗有效;如果又上升了,可能提示复发,需要调整方案。
四、未来展望:携手并进,精准抗癌新时代
随着科技发展,液态活检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会越来越高,活检针取样也会更加微创、精准。两者结合,就像给医生装上了“透视眼”和“预警雷达”,让肿瘤无所遁形。未来,肿瘤患者可能会像慢性病一样管理,定期“抽血+活检”,及时调整治疗,提高生活质量。
总之,活检针取样和液态活检不是“对手”,而是“队友”。它们优势互补,协同作战,为肿瘤患者保驾护航。
151-8989-6363